行业动态

林内:没有“匠心制造”,拿什么赢未来?

林内:没有“匠心制造”,拿什么赢未来?
“将细小的工作做到位了,就能成就最伟大的企业。”几乎很难想象到,说此话的是上海林内生产线上一名年轻又普通的“工匠”。12年来,他只专心做一件事,就是焊接!他叫蔡顶峰。时间久了,便被同事们开玩笑地称“蔡焊接”。但在他纯朴而执着的眼神中,透射着“工匠精神”的光芒。
没错!在燃气具产品生产线上,像检测这样一件不起眼的工作,好像人人都能做。但其实精准到几毫米,连眨眼睛都要小心翼翼的细小环节,控制好最细微的尺度,并达到“零不良”,工匠精神决定了产品的品质。
如同多数日本企业,日本综合热能器具制造商林内集团在98年的发展历程中,“品质就是生命”是其保持稳定竞争力的“核心密码”;而在近百年风云激荡中,支撑其“品质”的,正是当下中国制造业呼吁较为强烈的,也是最需要坚守的工匠精神。
在日本林内与上海燃气集团1993成立的合资公司——上海林内有限公司,独具特色的“林内制造”处处可以体现。林内的燃气控制阀、电子控制元件、燃烧器、热交换器等关键核心零部件,都是坚持“原厂自制”;而一道极其简单的工序,员工也都需要经过30000次零失误操作才能上岗去做。
术有专攻,从不动摇,方能成就永恒品质。但另一个问题是,在工业化、信息化如此发达的今天,智能工厂、无人工厂、互联工厂等先进工业生产线上,机器人被大量使用,甚至高度智能化,还需要兢兢业业的“工匠”吗?“工匠精神”还能适应这个时代吗?
今天的制造业,还需要工匠精神吗?
答案是肯定的。
在位于上海奉贤产业园的林内工厂,《中外管理》记者看到的是机器人与人工的配合,恰到好处!上海林内副总经理陈光杰不否认现代化工业给企业带来的好处,但对于一个企业的基因,时代在变,匠人的精神永远不变。“虽然自动化设备数量很多、自制率很高,但我们并不盲目使用自动化设备。”
拿机械手来说,上海林内坚持:对于相对简单的操作交给机械手去做,而多角度、相对复杂的操作仍然要由熟练工人来完成。比如在涂装生产线上,林内自制的机械手可以完全模拟熟练工匠的操作手法,对燃气具格栅进行珐琅涂装;在铆钉焊接的部分,机械手按不同的焊接位置,自动更换焊接手。
神奇的是,这些机械手完成的工作,都是把熟练工人的动作通过扫描采集到电脑中,生成电脑程序,使机器人完全模仿熟练工人的动作,达到熟练工匠手法的精细程度。这难道不是工匠精神的传承吗?
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林内集团对“工匠精神”的追求,可以说在1920年成立时就已经奠定。近百年来,这家来自“工匠之国”——日本的制造企业,一直专注于热能及燃气具技术,在全球市场推出诸如燃气热水器、燃气灶、燃气壁挂炉以及商用采暖热水系统等综合热能产品及解决方案,并在这一领域精耕细作。其拥有对生产线以及核心零部件高度自制的能力,以及坚持“精品制造”的一贯作风在行业内独树一帜。
这种工匠精神是在其企业、产品、技术发展过程中,通过员工相互传承、技术升级换代,对产品、技术的精益求精、苛求品质过程中形成的。如今依然是。

内容推荐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24小时服务热线:400-6833-315

公 司:全国各地设有林内厨卫售后点